2021年4月29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安徽財經大學、鳳陽縣小崗村聯合舉辦的“建黨百年:中國農村改革與鄉村振興”理論研討會在鳳陽縣小崗村召開。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黨委書記杜志雄,安徽財經大學黨委副書記楊燁,中共鳳陽縣委副書記王俊卿,中共中央黨校研究員曾業松,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院長龔云,湖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陳文勝出席開幕式。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共中央黨校、北京師范大學、天津社會科學院、安徽小崗干部學院等近50余位高校、科研機構、政府部門代表以及《中國農村經濟》《人民日報》《農民日報》《經濟日報》等期刊媒體的150余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理論研討會開、閉幕式分別由鳳陽縣委常委、小崗村第一書記李錦柱,小崗干部學院常務副院長李新龍主持。
杜志雄對會議的順利召開表示祝賀。他表示,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黨領導全國人民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務目標,開啟初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元年。小崗作為中國農村改革發源地,其改革史、發展史也是黨史、黨領導農村工作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把握好富農問題,聚焦鄉村振興,發展農村農業現代化。在閉幕式致辭環節,杜志雄認為舉辦本次會議既重溫中國改革歷史又關切農村發展現狀,取得了重要的學術成果。如通過對中國共產黨“三農”工作經驗的回顧、反思及總結,描繪了建黨百年來我國農業農村工作的基本概況;圍繞“農村改革”議題,與會專家集中探討了小崗村的樣本價值和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力。針對“鄉村振興”這一熱點話題,學者們就生態振興、文化振興及農村公共服務等方面展開交流,深化了學界對我國農村社會發展的認識。
楊燁對蒞臨會議的專家學者表示歡迎,對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學校發展的各界朋友表示感謝。他認為,“三農問題”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革命的重要問題之一,追溯我們黨的百年光輝歷程,我們黨從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視“三農”相關的理論與實踐問題。長期以來,學校高度重視“三農問題”領域研究,成立了安徽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中國合作社研究院、中國小崗研究院、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縣域經濟研究所、農地法與合作社法研究中心等研究院所,建成了中國唯一的合作經濟博物館,形成了系統化、立體式的農村改革和鄉村振興研究格局,集聚了一批學有專長、理論實務兼具的研究團隊,推出了一批具有廣泛效應的研究成果。他希望與會專家學者,進一步增進校際、校地之間的學術交流與實踐合作,為深化小崗精神研究等諸多方面給予更多啟示、更大動力。
王俊卿對與會專家學者的到來表示感謝,他簡要介紹了鳳陽縣小崗村歷史沿革和發展現狀。王俊卿希望與會專家繼續關心關注小崗和鳳陽發展,持續加強小崗和“中國農村改革與鄉村振興的發展方向”研究,力爭研究出更多改革開放的鮮活實踐和經驗,為鳳陽經濟社會發展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為未來鄉村改革提供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小崗方案。
研討會分為專家主旨報告、“大包干”帶頭人話改革、分論壇討論、學術實踐考察等環節。安徽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斌教授、社科院農發所組織與制度研究室主任崔紅志研究員、安徽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周寧教授、社科院農發所生態經濟研究室主任于法穩研究員,社科院農發所貧困與福祉研究室主任檀學文研究員,我校安徽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院長徐旭初教授分別主持階段階段論壇。杜志雄、曾業松、龔云、陳文勝、李錦柱分別作專家主旨報告,與會專家圍繞黨史學習教育、立足科學黨史觀,分主題對中國農村改革和鄉村振興進行了深度闡釋。
此次研討會著眼于農業、農村現代化,聚焦鄉村振興戰略,圍繞黨建引領、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創新鄉村振興體制機制、新型合作社研究、人才培養培訓、鄉村文明建設等方面進行了深入地理論探討,為賡續小崗精神、助推幸福小崗,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助推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順利實現提供了農村改革與鄉村振興方面的理論借鑒和經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