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第37個教師節來臨之際,合肥工業大學召開系列教師座談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代表的回信精神,并通過走訪慰問、短信祝福等多種方式,向長期堅守在教育教學、科研工作一線的廣大教師送去節日的問候,隆重慶祝教師節。校黨委書記余其俊,校長梁樑,校黨委副書記陳剛、陳鴻海,副校長季益洪,校長助理、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劉心報,校黨委常委、黨委組織部部長蔣傳東分別在合肥校區、宣城校區出席相關活動。
9月10日下午,合肥工業大學首次舉行“光榮從教三十年”教師代表座談會,有著30年以上教齡,仍堅守在教學科研一線、為學校各項事業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19位教師代表,圍繞“賡續百年初心,擔當育人使命”主題,就崇德修身、潛心教書育人的感悟心得進行了分享交流,并對更好培養德才兼備,能力卓越,自覺服務國家的骨干與領軍人才以及提升學校科學研究水平和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扎實推進學校新一輪“雙一流”建設等方面提出了建設性意見與建議。
座談會上,余其俊充分肯定了辛勤耕耘三十余載的優秀教師為培養國家棟梁人才和學校的事業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并代表學校黨委向全校教職員工致以節日的問候和祝福。余其俊強調,全校廣大教師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代表的回信精神,繼續學習弘揚黃大年同志等優秀教師的高尚精神,立德修身,潛心治學,開拓創新,真正把為學、為事、為人統一起來,當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
余其俊強調,全校廣大教師要弘揚高尚師德精神,勇做新時代教書育人的傳承者、踐行者和領航者,不斷提升自身修養,自覺追求高尚,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引領青年學子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要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甘守三尺講臺,爭做“四有好老師”,當好“四個引路人”,堅守“四個相統一”;要以優秀模范教師為榜樣,學習他們獻身教育,甘為人梯的崇高境界,愛崗敬業,忠于職守, 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不斷作出新貢獻。
梁樑在講話中指出,近年來,在全校廣大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合肥工業大學各方面事業快速發展,“雙一流”建設成效顯著。全校廣大教師要繼續堅守工業報國初心,發揚頑強奮斗的精神,在做好自身教學科研工作的同時,自覺為青年人樹立奮斗拼搏的榜樣,成為青年教師的引路人,努力培養更多優秀青年教師,引領青年學子自覺養成艱苦奮斗、甘于奉獻的優秀品質。學校各單位要始終把教書育人作為首要任務,積極為青年教師創造條件、樹立模范、完善體制,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學校各項事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陳剛在主持座談會時向與會代表30余年來為學校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管理服務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貢獻表示感謝。希望各位資深教師和專家學者在新時代教書育人中繼續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匯聚更大力量,推動學校各項事業發展再創新高,再創輝煌。
與會教師代表表示,在繼續做好教學科研工作的同時,要弘揚刻苦拼搏、堅韌不拔的精神,持續“一支粉筆寫春秋”的工作作風,篤志崇德修身、鉆堅研微,勇擔使命、甘愿奉獻,發揮光和熱、做好傳幫帶,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學校發展作出更大貢獻。中國工程院院士、管理學院楊善林教授在發言中指出,作為從教近40年的老教師,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不僅要做好自己的教書育人和科研創新工作,更要在培養青年教師、帶好年輕團隊上下功夫,爭取為國家和學校的事業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國家級教學名師、數學學院院長朱士信教授在發言中表示,能夠為國家培養一批又一批優秀人才,是最大的幸福。作為高校教師,在未來的學習工作中,要真正做好堅守教育報國理想、為民族復興貢獻力量的引領者、示范者、宣傳者、保護者,努力培養更多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在9月8日下午舉行的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慶祝第37個教師節教師座談會上,校區各系、各單位退休返聘教師、各系老教師代表就合肥工業大學“雙一流”建設、青年教師隊伍建設、學生學科競賽等方面工作進行了交流研討,分享了個人教育教學、科研攻關等心得體會,并就宣城校區師資隊伍建設、實驗室建設與管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以及服務保障體系的完善等問題提出了建議。
陳鴻海向參加座談會的各位教師代表及校區全體教職工表達了節日的問候和祝福,對他們在校區發展中作出的重要貢獻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他強調,校區廣大教職工要始終堅持以立德樹人為己任,瞄準“培養德才兼備,能力卓越,自覺服務國家的骨干與領軍人才”的人才培養總目標,不斷提升校區人才培養質量,繼續凸顯校區人才培養特色。
教師節期間,合肥工業大學先后走訪慰問了楊善林院士、徐寶才教授等教師代表。季益洪帶領校、院工會組織慰問了部分克服困難、堅守崗位的教職工代表。附屬中學等單位通過召開教師座談會等形式熱烈慶祝教師節。
合肥工業大學有關部門負責同志、高層次人才及教師代表參加活動。
(宣訊/文 綜合/圖)責任編輯:劉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