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上午,中國科協第十屆常委、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工程總設計師張榮橋研究員應邀為合肥工業大學師生作題為《天問一號開啟行星探測新征程》的專題報告。校黨委書記余其俊主持報告會。
報告中,張榮橋系統介紹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任務的相關背景、研制歷程、重要飛行過程和關鍵技術挑戰以及目前的進展狀況,并對行星探測未來發展進行了展望。張榮橋通過“一條短信、一個電話和一段視頻”“記者的祝賀”“指揮員的一句感嘆”“一個無聲的擁抱”四個故事,回顧了“天問一號”探測器設計、發射、著陸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困難,以及我國航天人攻堅克難圓滿完成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背后的感人故事和精彩瞬間,并分享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著陸火星時采集的珍貴實況影像。張榮橋指出,偉大事業始于夢想、基于創新、成于實干,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離不開業界發展戰略專家“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下好先手棋”的前瞻意識,離不開主管部門“一張藍圖繪到底”的釘釘子精神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最根本的是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的英明決策和正確領導的結果。希望廣大青年學子樹立遠大理想,仰望星空、腳踏實地,以實際行動助力續寫星際航行新高度。
余其俊對張榮橋研究員的精彩報告表示感謝。他指出,天問一號開啟了屬于中國人自己的行星探測時代,天問一號任務的成功是中國航天事業自主創新、跨越發展的標志性成就。廣大航天科技工作者緊盯世界科技前沿,堅持自主創新,科學求實,團結協作,頑強拼搏,奪取了一個又一個勝利。中國航天不僅引領著科技的進步,同時也向我們展示了努力拼搏奮斗的意義。希望合肥工業大學全校干部師生深入學習中國航天精神,立足本職崗位,努力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實現新突破、新發展,用實際行動踐行學校“工業報國”的初心和使命,為建設國際知名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學和一批世界一流學科而努力奮斗。廣大青年學子要自覺向科學家學習,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培養奮斗精神、增強綜合素質,努力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更多智慧、更大力量。
精彩的報告贏得了現場師生經久不息的掌聲。報告結束后,張榮橋向合肥工業大學贈送了珍貴的《中國首次月球探測工程全月球影像圖》。
本次報告會是合肥工業大學“弘揚科學家精神,厚植工業報國心”系列活動之一,旨在引導青年學子走近科學家,近距離感悟科研工作者深厚的家國情懷、杰出的科研能力、嚴謹的工作作風,引導同學們明確學習目標,心懷“國之大者”,為建設國際知名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學和一批世界一流學科匯聚磅礴力量,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書寫合工大學子的壯麗篇章。
(田文祥/文 寧浪沙/圖 牛姍姍/審核) 責任編輯:劉紅平